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自2003年起每年舉行一屆,是具有較大影響的全國性企業管理經驗交流會議,在業界享有廣泛聲譽。此次榮獲“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”,是瀘州老窖集團在創新改革道路上交出的又一份漂亮答卷。
剝離非核心業務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
2005年,瀘州老窖集團率先在四川省內國企中全面完成股權分置改革。根據當時的經濟環境和客觀條件,集團提出了“大集團、小配套”的戰略方向,以實現經營機制的轉型。所謂大集團,即集團公司規模大、產業多,是實行市場化機制運作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公司;所謂小配套,即將原“大而全”的非核心業務通過混改、外包等方式剝離成獨立實體公司,承接集團業務。
瀘州老窖專注于白酒工藝技術、營銷等核心業務,將一些簡單重復勞動環節進行勞務外包,將倉儲運輸、產品外包裝研發、基礎會計核算及接待、車輛等配套服務業務進行了市場化運作,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提升服務效率及質量,降低服務成本,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,集中力量全心全意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。
整合產業上下游 發揮白酒產業集群效應
隨著經濟環境和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,依據“大集團、小配套”總體戰略規劃,集團將酒業集中發展區打造成為酒業全產業鏈的平臺,充分發揮出產業集群效應。
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戰略上引入五大主題業態:100萬畝有機高粱種植、100萬噸基酒儲存、100萬噸灌裝生產、150萬噸白酒配套包材供應、300萬噸物流配送,打造白酒上下游全產業鏈,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。對白酒產業上下游的深度整合,也帶來成本、資金、人資等方面的優勢:上下游企業直接在園區內交易,物流供應時間縮短,配送路徑縮短,供應效率提升,節約了大量物流成本;基于園內企業的信用資質,企業相互之間對于結算資金的付款期限、預付金額等都會有較高的操作靈活性,降低了園內企業的運營資金壓力;人才共享,培訓資源共享等又大大降低了園內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。
截至2015年5月,成品基地已招商入駐包括中糧集團、中遠集團等在內的120家知名企業,企業員工18000人,累計完成投資126.3億元,累計實現產值和服務性收入超過1000億元,成為瀘州酒最重要的質量安全生產和產能保障基地。
創新供應鏈金融 打造白酒金融生態圈
為實現產品經營、資本經營良性互動,一、二、三產業“三產聯動”,瀘州老窖集團通過構建包括證券公司、商業銀行、小貸公司、擔保公司等在內的白酒金融體系,在立足白酒產業的同時,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,圍繞老窖集團“大集團,小配套”的發展戰略創新供應鏈金融支撐:控股華西證券,增添發展活力;發起成立龍馬興達小額貸款公司,廣聚民間資本、吸納金融人才,積極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,打造產業鏈模式的全省五大標桿之一的小額貸款公司,助推瀘州老窖的整體發展。
與此同時,公司立足白酒供應鏈整合、白酒及相關產業的投資、資產管理與運營,建立起了行業投資平臺,也為企業提供與行業緊密相關的投資渠道。如投資公司旗下的宏鑫融資擔保公司,立足供應鏈融資需要,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瀘州市中小微企業搭建最佳融資平臺,幫助解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、社會中小微企業及自然人融資難問題,改善了供應鏈上企業的資金環境。
除此之外,集團還積極推動和實現園區資產證券化,構建白酒交易中心,圍繞服務酒類實體產業,重點推進基于B2B的白酒行業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、基于B2C的白酒銷售專場交易平臺兩個核心業務平臺建設,以及推進第三方支付結算平臺、第三方酒類價格評估平臺兩個延伸服務平臺建設,擴大推廣渠道,構建“三位一體”的散酒綜合商城,打造白酒金融生態圈。
創新就是生產力,創新也是瀘州老窖集團的核心價值觀。近年來,瀘州老窖集團不斷以“大集團、小配套”為改革創新導向,堅持專業化分工,持續進行“體制小改革,機制大創新”,不斷優化調整公司的頂層設計和管理體制,推動集團控制力擴張和產業鏈條延伸。在新的市場條件下,集團公司繼續發揚創新的精神,迅速做實做大,向著“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融控股集團”的愿景不斷邁進。